最早的一批“奮斗者”
早在1981年,陳昌運就帶著4個孩子從老家惠州惠東縣來到深圳。陳昌運說,剛到深圳的時候,很多地方都長滿了野草,隨便在一個山坡上放幾個蜂箱,都有大量蜜蜂過來。最多的時候,陳昌運同時在幾座山坡上有200個蜂箱, 每年差不多能產上萬斤蜂蜜;那時,他最發(fā)愁的就是蜂蜜太多,沒有地方存放。他買來幾十個塑料大桶,一個桶可以裝200多斤蜂蜜,但很快大桶也都裝滿了,原本放蜂蜜的雜貨間也堆得密密匝匝。
而在早年,養(yǎng)蜜蜂只是陳昌運的工作之一,為了掙錢養(yǎng)活4個孩子,他什么活都干。他養(yǎng)過豬、賣過豬肉、撿過破爛、去工廠里打過工、還開過小賣部,即便這樣,一家人的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。陳昌運說,剛到深圳的前10年,妻子和4個孩子跟著他一起吃了很多苦。
躲過災害留住希望
在陳昌運印象中,祖父和父親都會釀制蜂蜜。小時候,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幫父親將香甜的蜂蜜從蜂房里倒出來。
到深圳快40年了,雖然期間做過很多工作,但養(yǎng)蜂這門手藝陳昌運一直沒有丟下。但要在繁華的特區(qū)靠養(yǎng)蜂發(fā)家并不容易,放蜂箱的地點尤為重要;到深圳后,陳昌運先后在3個地方搭建過蜂場。“基本上都在人煙稀少的郊外,搭一個木棚,在外面種上果樹,在果樹中間搭上幾十個木箱,到了第二年,蜜蜂就來了。”
陳昌運坦言,自從決定當蜂農,就決定了這輩子都要風餐露宿、日曬雨淋。他幾乎一年四季都在外漂泊。有時,山谷中但凡有一塊巴掌大的平地,他就會把家安在那里。而所謂的“家”,不過就是用木板和茅草搭起來的簡易小屋,里面除了一張木板床,就是各種鍋碗瓢盆。
剛開始那段時間,陳昌運一家吃住都在山上,生活苦一些不說,在山中生活還隨時面臨著危險。一遇到暴雨季節(jié),陳昌運都會十分緊張,因為暴雨和泥石流隨時可能將他建在山中的小屋沖毀。陳昌運還記得,有一年夏天,暴雨來襲,夜里他聽到山中傳來轟隆隆的響聲,便警覺地叫醒妻子和孩子們,冒著傾盆大雨從小屋中轉移到樹下躲雨,后來,泥石流真的把他們的小屋沖毀了,一家人在雨中度過了一夜,也因此躲過一劫。天亮之后,陳昌運趕忙去尋找被暴雨沖到山腳下的蜂箱,總算找回十幾個完好的,這也為他繼續(xù)養(yǎng)蜂留下了“火種”。
見證巨變想當“特區(qū)人”
在深圳養(yǎng)蜂40年,陳昌運成了不折不扣的養(yǎng)蜂專業(yè)戶。他說,因為深圳一年四季都有花開,所以一年有10個月都可以釀蜂蜜,春天有百花蜜,夏天有荔枝蜜、龍眼蜜,秋天有桂花蜜等。不過,釀制蜂蜜有時也是看天吃飯。比如說,荔枝蜜一般在四、五月份大量上市,主要是因為早熟荔枝一般在三月初會開花,持續(xù)到4月份。如果花期趕上陰雨天,那么產出的荔枝蜜會比較淡,水分會多一點,如果天氣晴好,那荔枝蜜就比較濃稠,荔枝花香味也更加明顯。
妻子曾美娣比陳昌運小7歲,陳昌運說,養(yǎng)蜂雖然是一份“甜蜜的事業(yè)”,但妻子跟著他吃了很多苦。自從兩人到深圳打拼時起,他就立志要為妻子買一套房子,不能一輩子住在山中的小木屋里。
1998年,陳昌運用自己養(yǎng)蜂攢下的幾萬元錢,加上從親戚那里借了幾萬元錢,在深圳布心村買了一套房,一家人總算有個像樣的“窩”。陳昌運記得,買到房的那天晚上,他和妻子抱頭大哭了一場; 到了2008年,陳昌運用多年養(yǎng)蜂的積蓄在深圳又買了一套近90平方米的房子。如今,兒子、兒媳和兩個孫女都和老兩口住在一起,一家人其樂融融。
陳昌運今年72歲了,但依然“壯心不已”,每天早上6點鐘就出發(fā)上山了。老伴說,他就像一只勤勞的小蜜蜂,一輩子都停不下來。陳昌運說,他喜歡和蜜蜂打交道,每天看著蜜蜂一大早飛出去,傍晚又飛回來,他感到一天特別充實。
因為年輕時太拼,陳昌運落下了不少病根,下雨的時候他雙腿會有些酸痛,而且他還有糖尿病,醫(yī)生建議他少吃甜食。這也讓他很痛苦,家里還囤積著幾十桶蜂蜜,自己卻不能天天喝。“就好像孩子進了糖果店卻不能吃糖一樣很難受。” 陳昌運說。
在深圳打拼了40年,現在兒子已經成家立業(yè)了、三個女兒也都嫁出去了,陳昌運說,他此生已沒有更多念想,只想寄情山水間,自在養(yǎng)蜂,安享晚年。曾美娣說,相比剛到深圳時的苦日子,現在的生活就像蜂蜜一樣甜。“我不想回老家了。我想當一名特區(qū)人。”陳昌運說。記者 肖歡歡 實習生 蔡孜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