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小波在《花剌子模信使問題》中講了一個寓言。
這個故事頗為生僻,不見諸任何正史,王小波說是野史記載,我估計是他杜撰的,因此我稱之為寓言。寓言基本上都是虛構的,但預設的情景與故事,一般都具有教育意義,頗含深意。
【資料圖】
這個故事說的是,中亞古國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風俗,凡是給君王帶來好消息的信使,就會得到提升,給君王帶來壞消息的人則會被送去喂老虎。于是長久下去,國王就只能從信使這兒聽到好消息,其結果可想而知。1231年,蒙古大軍西征,花剌子模滅亡。不知道當時的國王,是不是聽到的都是好消息。
為什么會想到這個寓言,是因為這兩天,出了個張繼科的狗血事件。這位世界乒乓球運動的天王巨星,前兩年在一次賭博中欠下巨資寫下高利貸借條,而當債主持借條上門時,明明有錢償還的他,卻一邊高消費買幾百萬的豪車,一邊把時任女朋友J姓明星的私下視頻發(fā)給債主抵債。債主轉身找J明星要錢,J明星當時就報警了,債主被判入獄7年。
整個事件,核心事實完全建立在張繼科本人之上,行為之無恥卑劣,令人發(fā)指。然而,當社會輿論幾乎眾口一詞同聲譴責的時候,卻有另外的聲音跳出來指責涉事記者,認為他暗算了J姓女明星,屬于居心叵測,一時間成了眾矢之的。
這在輿論學上有說頭,是典型的混淆視聽模糊焦點。一件影響重大的新聞事件,不去聚焦核心事實,反而將矛盾對準記者,并引發(fā)一干人等附和,能夠有效降低對新聞當事人的關注度。具體來說,我不知道是誰從中操作,更不知道是誰獲益,但顯然有人操縱。
不過,這個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。從事實邏輯來看,時間線不支持這種說法。并不是當事記者李微敖率先挑起話題,是有網絡傳言已經在傳播張繼科的狗血事件,張繼科團隊不僅沒有承認,而且以強硬姿態(tài)要對幾個傳言網友訴至司法,試圖堵上別人的嘴。李微敖看不下去,才站出來說自己手里有證據,從第三方的角度證實了傳言,最終引爆輿論。如果不是李微敖仗義執(zhí)言,以張繼科團隊的能耐,這事很有可能就會被消失在茫茫網絡之間。
記者是社會的報信人,他所關注的是公共利益,只要事涉公共,就有應該公開。即使事實令人不快或者讓人感到不舒服,事實就是事實,只要與公共利益相關,就應該被公開。這時候,我們應該關注的是事實本身,到底是否真實,只要是真實存在的,記者就應該免責。這應該成為新聞工作的信條,但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卻屢屢被各種立場所左右,以至于我們經??吹降氖潜慌で氖聦?。
那么這件事到底是不是公共事件。兩位當事人張繼科和J姓女明星都是公眾人物,責權相等,是現(xiàn)代社會基本原則。他們既然享受到了公眾人物帶來的好處,就應該承擔隨之而來的責任,那就是被公眾所關注。尤其是張繼科,是由海量公共資源積聚,堆肥培育而成的體育明星,既享受了舉國體制的便利,又獲得了市場的青睞,兩頭吃,兩頭的好處都占盡。自然而然,社會公眾對他有更高的道德要求。
商家在他身上的巨額投資,看中的就是他的市場價值,而他的市場價值,也是建立在完美人設的道德基礎之上的,如果行為道德上確實有虧,隱瞞不報就屬于商業(yè)欺詐行為。除了商業(yè)信譽問題,還有司法問題。J姓女星當是如日中天,各種好萊塢大片帶飛,原本是一對神仙眷侶,卻慘遭張繼科將私拍視頻轉讓他人,繼而被敲詐勒索。嚴格來說,不僅僅是渣的問題,而且已經涉嫌敲詐勒索的主謀。但張繼科僅僅是做了個證,便全身而退,也需要追問一下司法公正問題。而司法公正,恰恰是一切公共利益的基礎。
所以,無論從哪種意義上講,張繼科案都涉及到公共利益,記者將其披露具有充分合理的正當性?!靶叛圆幻?,美言不信。”這個社會利益多元,立場多樣,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事情,如果按照自己是否喜歡來要求記者,久而久之,社會只能充滿各種各樣圓滑的、正確的、八面玲瓏的好消息。這并不是信息時代應該有的樣子。我們在ChatGPT的差距已經說明了一切,單一的信息只能是冗余信息,不能帶來文明的增長,所以,我們不能把記者變成花剌子模信使。只要事實為真,就沒有什么可指責的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