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8日,網(wǎng)曝蘇州一女子殺害丈夫后藏尸冰柜15個月,并使用丈夫的手機騙取公婆20萬元。據(jù)媒體報道,該女子曾在直播平臺為男主播打賞,被害人曾賣房幫其還債。另有媒體稱,被害人家屬已獲知警方初步尸檢結果,初步鑒定為被毒害。
嫌犯出于怎樣的殺人動機?為什么不離婚而選擇殺人?針對案件中的公眾關注點, “十點一分”獨家連線中國政法大學教授、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心理學家馬皚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十點一分:據(jù)媒體了解,該女子與丈夫于2020年結婚,兩人育有一女,親友未看出婚變跡象。我們?nèi)绾慰创臃傅臍⑷藙訖C?
馬皚:一般來說,這類兇殺案都是家庭糾紛矛盾引發(fā)的,而糾紛矛盾通常有四種。
第一種,因財生恨,比如一方努力賺錢,另一方毫無顧忌地花錢。第二種,因子生恨,也就是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上出現(xiàn)矛盾。第三種是因親情而產(chǎn)生的沖突,雙方各自維護自己原來的家庭。第四種就是因情生恨,比如一方有婚外戀。這四種情況會導致家庭內(nèi)部矛盾長期地積累,形成積怨。
關于本案,如果目前媒體所報的信息都是準確的,那么可以看出這幾點。
第一,作案人是有預謀的。因為毒藥不是普通家庭日常所需的東西,另外尸體藏于冰柜保存完好,說明冰柜的容積不小,也不會是家用冰柜。由此可以判斷,作案人做好了殺人和隱匿尸體的準備。
第二,這個作案人很任性。這是一段兩年的婚姻,兩人還育有一個孩子,她完全有其他方式可以解決矛盾,但她采取了最下策。在任性的背后,還包含著自信,即“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”。我們可以說作案人的動機是尋求自由,而被害人成為了她尋求自由路徑上的阻礙。
第三,媒體稱作案人在事后用被害人的手機發(fā)朋友圈、向父母借錢,這一系列動作說明,她既想隱瞞犯罪事實,又有一種破罐破摔的心理準備。
所以在作案動機上,雖然起因可能是家庭糾紛,但內(nèi)在動機應是尋求自由,并把丈夫當作了獲得自由的阻礙。而具體的家庭糾紛原因,還要通過警方通報來確認,從目前媒體所曝出的信息來看,可能是因財而起。
十點一分:嫌犯殺夫后,將尸體藏在冰柜,選擇這種藏匿方式會有什么心理動機?
馬皚:殺人犯罪最難的是尸體的處理,作案人得有處理的條件。杭州殺妻案的作案人許國利用的是碎尸,把尸體拋入下水道等地。前段時間的香港蔡天鳳案,作案人把尸體煮化,讓人誤以為是廚余垃圾。
目前各地遍布監(jiān)控攝像頭,分尸、拋尸的難度很大,你帶著什么樣的包出去、是否有交通工具、是否遠途到什么地方去,這些可能都有監(jiān)控拍攝。所以“藏匿”可能是女性犯罪的特點,這種尸體處理方式在她能力、體力和條件允許的范圍內(nèi)。
另外還有一種可能,即藏在冰柜相當于放在自己眼皮底下,作案人覺得這樣更安全。
十點一分:據(jù)媒體了解,嫌犯在朋友眼里是沉默寡言的人,曾給男主播打賞30萬,一度占據(jù)榜一。還有信息稱嫌犯在殺夫后,曾用丈夫微信向親友借錢。嫌犯的性格與消費行為,與殺人藏尸有什么樣的關聯(lián)?
馬皚:看不出來。所謂的沉默寡言等等,這些都不能作為判斷一個人性格特點的依據(jù)。借錢的行為,也是典型的“過一天算一天”的心態(tài)。她一定知道事情早晚會被發(fā)現(xiàn),也做好了接受法律后果的心理準備。
十點一分:女性殺夫案件相對少見,女性在犯罪動機、過程上是否有特定規(guī)律?有女性被丈夫家暴,因反抗家暴殺夫,與本案有什么區(qū)別?
馬皚:家暴殺夫一般都是激情犯罪,激情犯罪的特點是過后會后悔,覺得自己作案時太過激了。絕大多數(shù)長期被家暴的女性在作案后會有一種情感上的釋放、身心的解脫,她們往往愿意接受法律的后果,就是寧愿受到法律懲罰,也比每天受到丈夫家暴要好。
而本案應該屬于預謀殺人,目前看沒有家暴的因素,也就是家庭糾紛中常見的情況:希望對方的消失能給自己創(chuàng)造某個條件。本案包含了工具性殺人和情感性殺人兩種性質(zhì),即殺死丈夫我可以有更多的自由,同時殺死丈夫也滿足了我對他厭惡情感的宣泄。
關鍵詞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