爺爺走了。
2月18日,據(jù)中新網(wǎng)報道,20元人民幣上的漁夫原型黃全德壽終正寢,享年94歲。
千萬網(wǎng)友發(fā)文哀悼,曬出自己打卡舊照。
【資料圖】
青山依舊在,不見老漁翁。
黃全德從不曉得自己是什么原型。
他家世代以打漁為生,十二三歲已行舟漓江上,撒網(wǎng)天地間。
一網(wǎng)一槳一漁舟,兩只鸕鶿一星燈。
世人常嘆的“漓江漁火”,是他的拿手好戲:
夜幕降臨,竹筏逸水,漁火散作星河傾倒,鸕鶿捕魚時隱時現(xiàn),好一幅江頭夜獵圖。
但對黃全德而言,都是為了生活。
捕魚維艱,他進過《印象·劉三姐》團隊,2008年,他和弟弟一同轉(zhuǎn)行當“漁民模特”。
在網(wǎng)友的回憶里,無論什么要求,爺爺都殷勤配合。
他佝僂著老軀,面對鏡頭一遍又一遍撒網(wǎng),直到殘陽入崦。
94歲高齡,途人不解,圖啥?
“為了我老伴。”他笑,白須像衰老的雪。
去年盛夏,博主“樂樂軟糖”曾造訪黃爺爺?shù)募摇?/p>
屋舍簡樸,一位婦人呆坐在房內(nèi)。
原來,黃爺爺?shù)钠拮又酗L(fēng)多年,他每天起早奔忙,是為了讓妻子過得更好一點。
離別時,爺爺一遍遍和博主說:“要做好事,不要做壞事......”
雖一生清貧,他卻仍心存這人間,最豐厚的溫良。
視頻發(fā)出后,當?shù)鼐游硎?,其實老爺爺有醫(yī)保和補貼,兒子是漓江游船船長,兒媳在民宿工作。一家人雖不富裕,但踏實圓滿。
從那天起,黃爺爺更火了。
游人慕名而來,攝影師盛情約拍。記者打電話想采訪,他在那頭笑著婉拒:
“上午和游客拍照去了,賺了100塊,有點忙哦?!甭曇衾餄M是喜悅。
說話那會,離他去世已不到半年。
景區(qū)擺拍現(xiàn)象曾一度被群嘲,黃全德聽罷笑笑:
“我一把年紀還能吃上‘旅游飯’,足矣。”
少年漁樵江渚上,白發(fā)行舟天地間,他老老實實工作,勤勤懇懇賺錢。
江水是他的來處,也成了他的歸途。
黃全德走后,兒子和當?shù)刎撠?zé)人辟謠:他并非20元人民幣的原型。
鈔上之景,乃航拍所得,漁翁非某一個人,而是一群人。
他們是穿越人間的一幕縮影,是山水紅塵的文化符號。
是你我,是生活,更是眾生。
人民幣上的故事,又豈止于此?
1960年,國家發(fā)行第三套人民幣。其中壹元人民幣上的形象,據(jù)稱是以“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”梁軍為原型。
但她毫不知情。
直到2003年,《小崔說事》節(jié)目上,梁軍才第一次被確認為人民幣設(shè)計原型。
屏幕上,放著一張英姿颯爽的舊照,鏡頭里,坐著一位頭發(fā)花白的老人。
彼時,她已經(jīng)73歲,從哈爾濱市農(nóng)機局總工程師崗位退休多年。
她握著那張不再流通的紙幣,滿眼驕傲,往事如潮。
1948年,北大荒開墾,黑龍江舉辦拖拉機手培訓(xùn)班,18歲的自己突破重重阻力,成為70多位學(xué)員里,唯一的女性。
屯里人笑她不知天高地厚,教導(dǎo)員勸她要量力而行,她只是丟下一句話:
外國女人能干的,我也能干!
廣闊天地,大有可為,火犁鐵牛,勇往直前,那是一位少女不可阻擋的夢。
但世事并非皆如少年愿。
2006年10月,《新文化報》曾推出“尋找第四套人民幣的15位真人”活動,不久后,《貴州都市報》一篇《尋訪壹元人民幣上少女:曾是侗寨一枝花》,震驚全網(wǎng)。
她叫石奶引。
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,石奶引以種地為生,數(shù)十年來從未想過自己就是鈔票上的人。
她只依稀記得1978年的一個清晨,16歲的自己在趕集時遇到一個畫畫的陌生男子。
聽聞此事,人們激動萬分,石奶引只道:
“知道了又怎樣?還不是一樣要種地,生活該咋過就咋過。”
但她的生活卻從此改寫了。
被報道后,當?shù)貙κ桃患疫M行了專項幫扶,還對當?shù)氐霓r(nóng)民進行了技術(shù)指導(dǎo)。
屋后的荒山被開墾,種上了10000株香水檸檬。
山風(fēng)里,石奶引又戴上了那雙侗族耳環(huán),微微一側(cè)首,像向歲月回眸。
她笑著說:“明年,日子就會好了?!?/strong>
然而,接下來的事情,可能要讓你掃興了:
這些原型,都是“假”的。
梁軍和石奶引的故事被熱傳后,記者采訪了第三、第四套人民幣的人像素描者、中央美術(shù)學(xué)院教授侯一民。
侯老斬釘截鐵否認:“絕對沒有原型?!?/strong>
“我們當時是根據(jù)某一個民族的形象特質(zhì),然后綜合各種因素來描繪這個民族的代表形象,根本不是某一個具體的人。”
或者說,他們并非一個人,而是一代人。
作為徐悲鴻的入室弟子,第四套人民幣的人物素描由侯一民和妻子鄧澍聯(lián)手完成。
“當時我們沿著云南邊界走了一圈,從西雙版納到貴陽、桂林、蒙古族、回族地區(qū),走了一萬多里,耗時3年多才畫出來的?!?/strong>
他們到處走訪,觀察少數(shù)民族的樣貌特征和衣服裝飾,畫好初稿,幾經(jīng)修改,才有了80、90后最熟悉,也被稱為最經(jīng)典的第四套人民幣。
在采訪中,記者問起挑選少數(shù)民族的條件,侯老回答到:人口100萬以上。
除了一個例外——一角錢上的高山族。
“它是臺灣的象征??!”
臺灣人民總會回家,中華民族終會團圓。
一直是屬于我們最熱烈的愿望與浪漫。
日月如流,第四套人民幣已于2018年停止流通,第五套人民幣也經(jīng)歷多次更新?lián)Q代。
20元背后的漁翁也曾修改——畫上了兩只魚鷹作伴。
但鮮人在乎。
在這個電子支付盛行的年代,在年輕人眼中,紙幣似乎成為了一件陌生的事。
但對80、90后而言,卻是最美好的記憶。
記得,奶奶從兜里掏出來的十塊錢,足以承包一整個夏天的快樂。
想起,辛苦存下的早餐錢,五角就可以在小賣部收獲全天的幸福。
我們曾細細地抹平人民幣上的折角,對著上面的人物,看了又看。
面值很小,笑容很大。
后來,這變成一件很奢侈的事,因為誰也敵不過歲月。
2020年1月,哈爾濱大雪紛飛,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去世,享年90歲。
今年1月,北京元旦黃昏里,畫家侯一民老先生逝世,享年92歲。
十九天后,妻子鄧澍隨他而去,享壽93歲。
再后來,漁翁本是人間客,此時已成畫中仙。
誠然,人民幣本沒有原型,但千千萬萬的人民都是原型。
正因為有前輩的辛勤血汗,正因為有先驅(qū)的開疆辟土,我們這一代人才能縱覽大江大河,親歷繁華盛世。
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,或許有朝一日,電子貨幣將大行其道,傳統(tǒng)紙幣成鳳毛麟角。
但我相信不會是今天。
當年輕人翻開人民幣的背面,映目仍是江山壯闊,山水如畫。
尤其是在那張20元——
一千頃,都鏡凈,倒碧峰,忽然風(fēng)起,拂過一位白頭翁。
他船篙輕輕一撐,莫回頭。
輕舟已過山萬重。
圖片丨網(wǎng)絡(luò)、樂樂軟糖
責(zé)任編輯丨蜜糖
編輯丨快樂小神仙20元人民幣老爺爺去世!兒子卻辟謠:對不起,他并非原型…
關(guān)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