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怎么樣,我都要為75歲依然不放過自己,也不放過自己拍過的電影的許鞍華鼓個掌。
(資料圖片)
——遇言姐
前兩天遇言姐喜歡的香港導演許鞍華突然上了微博熱搜,打開一看,原來是她表達了和湯唯在電影《黃金時代》的拍攝當中“彼此都不滿意”。
結果這條熱搜下面,評論區(qū)出現(xiàn)了各種維護湯唯的聲音,甚至有人說許鞍華是“綠茶鼻祖”。
整篇談話中,遇言姐捋了一下,大概講了這么幾個問題:
拍攝前劇本溝通不夠全面,所以彼此的想法沒有實現(xiàn);湯唯很努力,然而她用力點的地方并不是實現(xiàn)影片中人物的核心,這讓許鞍華陪著湯唯做了很多“無關緊要”的事情;湯唯沒有演出人物蕭紅基本的狀況,冷不冷、餓不餓等等,但是自己沒有及時指導;“ 她(湯唯)還是有個心理障礙,不化妝但希望還是要漂亮,還是有一點要求“,愛美,不按要求穿棉襖;自己不知道怎么指導演員,過了這么久,才想明白。首先,我們看看《黃金時代》的戰(zhàn)績,從票房看確實是一個滑鐵盧。
因為許鞍華雖然是一個擅長拍文藝影片的導演,但是她卻誠實地說過,拍電影要讓投資人賺錢。
然而《黃金時代》在上映后卻并未達到預期,票房一落千丈,僅收獲5100多萬,對外公布的投資金額是7000萬,足可見這是一部虧大錢的電影。
據(jù)說當時還是依托中信信托攜手百度金融、中影股份及德恒律所聯(lián)合推出“消費眾籌+電影+信托”的全新互聯(lián)網(wǎng)金融商業(yè)模式,然而《黃金時代》作為試水信托產(chǎn)品,結果還是虧錢了。
湯唯在各重大電影節(jié)上的獲獎記錄,只有“51屆金馬獎”的提名,并未獲獎。
但是,許鞍華卻通過這部電影拿到了:
?第51屆金馬獎-最佳導演
?第9屆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-最佳導演
?第9屆亞洲電影大獎-最佳導演
?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-最佳電影、最佳導演等5個大獎
簡單地說,即使是拍了一部賠錢的電影,依然沒有影響許鞍華成為“女性電影導演之光”,同時2020年,她還拿到了“威尼斯電影節(jié)終身成就獎金獅獎”。
這是全球首位獲此殊榮的女導演。
許鞍華還是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紀錄保持者。
好學生和好導演的許鞍華
許鞍華的父親是一個文書、一名知識分子,母親是一名日本人。
許鞍華名字中的“鞍”是鞍山的意思,因為她出生在遼寧鞍山。
兩個月大的時候,許鞍華跟隨父母到了中國澳門,和祖父母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。
小時候,因祖父和父親都愛好古典文學,所以她背誦了很多古詩詞。
5歲的時候因祖父母回廣州定居,許鞍華來到香港開始與父親共同生活。
許鞍華從小讀書就好,可以說是個學霸。
小學就讀圣保祿小學部,中學就讀圣保祿學校,在香港中學會考中英文科考得到A級成績。
而圣保祿學校是在香港中學會考中取得“10A狀元”和文憑考試7科5狀元最多的學校之一,類似北師大附中這樣的中學吧。
上了大學,許鞍華是港大全年最勤奮的學生。
本科期間,她所有的課一節(jié)都沒落下。
畢業(yè)時,她被授予“一級榮譽生”稱號。
學校辦舞會,她要去,但也得帶一本書去:
“TM的,反正都不會有人約我去跳舞。我就帶著書本去看。”
所以許鞍華從小就一帆風順,既聰明又努力。
以榮譽學生的身份畢業(yè)后,許鞍華帶著獎學金去了英國倫敦學電影。
她對電影的熱愛就是從大學時代開始的,每當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,她便會跑到電影院看電影。
她的期末論文總是在寫電影,最后大學老師說:你這么喜歡電影,為什么不學電影呢?
1975年,許鞍華從英國學成回國,先去了新加坡,幫同學做副導演;
幾個月后,她又回到香港為著名導演胡金銓做副導演,跟著名導進的電影圈,她的時間一點都沒有耽誤。
1979年,許鞍華拍攝了她人生中第一部電影《瘋劫》。
許鞍華的處女作《瘋劫》,影片故事取材于發(fā)生在香港的真實案件“龍虎山兇殺案”。
這個初出茅廬的女導演,在第一部作品上映之后,就獲得了當時香港的最高票房,還拿到了第17屆金馬獎優(yōu)等劇情片獎。
很多人覺得她肯定是運氣好,自己碰上了。
可是這部懸疑電影,是許鞍華推敲了很久、準備了很久才開始拍攝的。
這部由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,讓許鞍華一下子名聲大震。
不過,在當時的香港影壇,許鞍華的脾氣可能要大過她的名氣。
副導演關錦鵬有時會不聽她的話,兩個人就經(jīng)常在片場吵架,還常常會在片場大罵副導與錄音師。
因為這脾氣,包括一個業(yè)內如此年輕又迅速成名的女性導演太少,讓當年的許鞍華吃過不少虧。
最慘的時候,她是孤軍奮戰(zhàn),沒簽任何公司,也沒人支持她,連拍攝電影的資金,都是自己一點點籌來的。
1983年,許鞍華拍了一部《投奔怒海》,這部片投資300萬,賺了1600萬的票房,口碑票房雙豐收,也被公認為是許鞍華最好的電影。
當時的新人劉德華,在《投奔怒?!分袛孬@了金像獎的最佳新演員,這部電影也獲得了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,許鞍華第一次獲得最佳導演獎。
而讓許鞍華再次獲得該殊榮的電影,已經(jīng)是12年后的《女人,四十》。
又是小投資電影,但叫好又叫座,賺得1400多萬港元票房。
許鞍華也因此斬獲了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。
這部電影也直接將扮演女主角阿娥的蕭芳芳送上了柏林國際電影節(jié)的舞臺,一時間,風頭無兩。
蕭芳芳將身處復雜人際關系當中,愁腸百結、心力交瘁的阿娥這個底層平凡女性的形象演繹得鞭辟入里,然而許鞍華溫情且細膩、平實卻深刻的導演視角也出力不少。
1997年,許鞍華將張愛玲小說《半生緣》搬上熒屏。
張愛玲向來以蒼涼辛辣的文筆、犀利孤高的氣質聞名,想要亦步亦趨已經(jīng)艱難,更遑論提供驚喜。
首先,挑選角色本身已經(jīng)構成難題。
時至今日,依然有人憤憤不平,為何讓面目氣質皆寡淡清瑟的吳倩蓮來詮釋顧曼楨這個角色,然而梅艷芳扮演的姐姐顧曼璐,卻是叫人信服的。
一枝紅艷露凝香,云雨巫山枉斷腸。
梅艷芳只是往梳妝臺那一靠,一個眼波蕩過來,烈焰紅唇,神情卻凄艷,那種青春芳華不再的昔日名伶氣質呼之欲出。
許鞍華的眼光不是不刁鉆的,她精準地捕捉到了梅艷芳身上那種撲朔迷離的冶艷氣質。
千禧年初,許鞍華最為人稱道的作品,當然要推《男人四十》,而7年后的《天水圍的日與夜》,以及緊隨其后的《天水圍的夜與霧》更是讓“許鞍華制造”深入人心的扛鼎之作。
從一個個個體、一個個家庭的切片當中,我們得以窺見一座城市、一個時代的波瀾。
真實、溫情,殘酷卻不悲慘。
這也是許鞍華最為人所稱道的地方。
2012年許鞍華拍攝《桃姐》,由博納影業(yè)和香港合拍片??豌y都以及男主角劉德華共同投資,在香港、臺灣和內地票房都創(chuàng)下許鞍華個人電影生涯的記錄。
一個服侍了一家五代的傭人桃姐,一生為服侍主人家兢兢業(yè)業(yè),在生命即將走到最后的時刻,不得不住進了老人院,在這之后,她養(yǎng)大的富家少爺?shù)摹坝H情”才一幕幕上演。
但這部片不單單是講香港養(yǎng)老院的故事,而是主仆之間的那種不是親情而又勝似親情的溫暖而又感人的故事。
在電影《桃姐》拍攝之前,許鞍華沒有足夠的資金,她向劉德華說出了那句讓所有人心疼的話:
“我很久沒有足夠的錢了,你能不能幫幫我。”
善于拍攝真實、溫情、市井生活的許鞍華,一直未嫁,75歲了還和媽媽租房住。
她打趣說是因為自己太丑。
許鞍華說,30幾歲的時候,母親也催她結婚;慢慢有一天,母親突然跟她說,你不適合結婚,她沒有說為什么。
努力自省的導演和演員
保持著香港金像獎最多獲得者記錄的許鞍華,毋庸置疑是“香港女性導演之光”。
而湯唯,這么多年一直努力地刷新著自己的成長記錄,尤其是《分手的決心》一片讓她包攬了韓國各項大獎。
作為演員,無論是演技還是挑劇本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。
尤其是她拍《黃金時代》的時候,拿的是當時低于市價的報酬(據(jù)說全部明星在《黃金時代》的總片酬才370萬,這里還有像黃軒、馮紹峰這樣的明星)。
當時湯唯一部電影的片酬據(jù)說是800萬,肯定是拿著低酬、帶著對許鞍華專業(yè)口碑的信任進的組。
而且,她提前幾天進組,還單獨要和導演共處一天。
可謂真誠至極。
就像她自己說的——“我拼了命”的。
“知道導演不滿意,但也不知道怎么樣能讓導演滿意,她已經(jīng)拼命了。我自己真的也不知道呀,也希望當時我知道就好了?!?/p>
那么,這樣的兩個人究竟是為什么彼此不滿意呢?
這種不滿意,也是直接導致票房滑鐵盧的原因之一吧。
遇言姐覺得其中有這樣幾個原因:
1、很多看過電影的影迷都說劇本有問題,劇本的冗長、過于文藝的臺詞都是這部電影的硬傷;
2、許鞍華對民國電影的掌握火候未夠,大家都知道她最擅長的是刻畫真實市井的生活。越是她生活過的地方,她越能拍出生命力?!逗降墓适隆贰ⅰ短医恪?、《女人四十》的成功都證明了這一點;
3、許鞍華可能真的是一個不會調教演員的導演,她更多的能力是對時代感、全局感的掌握。但是,因為拍她電影而榮耀加身的女明星也不少,比如蕭芳芳在《女人四十》、葉德嫻在《桃姐》都得到大獎。但是,這兩位女明星在獲獎前,拍過的電影都比湯唯多;其次,她們拍攝的題材,都更接近她們生活的時代和環(huán)境,而民國時代的流亡女作家,距離湯唯和許鞍華都有些遙遠;
4、導演和演員的“化學反應”也非常重要,也就是說導演和主創(chuàng)演員的溝通是不是順暢,是不是可以深度理解,這些都非常重要。
從許鞍華的談話中可以看出,其實當時她們兩個都感覺不太對勁,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去表達,所以這種別扭就會加劇,到后來越來越影響彼此的溝通。
更何況許鞍華可能不是一個強勢的導演,看到不對,也沒有指出來——她不會演,我也不會導。
聽起來特別像沒法一起過日子的夫妻。
再加上許鞍華對自己的要求又很高,過了10年的時間,還對這個片子自我反省。
一個到了70歲還承認自己不會指導演員的導演,非常符合她這40年對自己的要求和反省。
你看,她對口碑票房都不錯的《桃姐》還要說一句,和“葉德嫻的問題”。
而湯唯,雖然不是科班出身,但是演技也時好時壞,她可能就是那種需要導演更多指導、更多培養(yǎng)的演員;遇到會培養(yǎng)、會指導、會溝通的導演,就會大放異彩。
這是一個導演和一個演員的自我要求。
兩個性格和工作方式不匹配的導演和演員,再優(yōu)秀都難以碰撞出火花。
但是不管怎么樣,我都要為75歲依然不放過自己,也不放過自己拍過的電影的許鞍華鼓個掌。
這年頭,能說幾句真話的導演,才能拍出好片子。
本文圖片來自網(wǎng)絡
關鍵詞: 電影導演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