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資料圖】
上周末,隨著景風門、太平橋、平安里、北太平莊4座新站亮相,地鐵19號線一期全線通車。記者從京投所屬軌道公司獲悉,19號線一期10座車站中,新宮站、景風門站、牡丹園站被列入北京首批軌道交通微中心,平安里站提升改造成為推動區(qū)域城市更新的重點工程。
“軌道微中心”,不僅是交通通行空間,更是市民除家庭、單位之外的“第三生活空間”,是區(qū)域的公共客廳。京投所屬軌道公司勘察設計總部副部長路清泉介紹,目前,北京市軌道交通一體化項目,按照與地鐵的結合方式主要分為三類:附屬結合及通道銜接類、綜合利用類和功能織補類。
拿19號線來說,側重附屬結合的一體化設計主要體現在19號線太平橋站,車站東北口、東南口、無障礙電梯、安全口、風道等設施與西城區(qū)新興盛項目一體化結合,車站西南口與聯通公司通信生產樓項目一體化結合。側重通道銜接的一體化設計體現在19號線積水潭站,車站站廳西側和新華百貨地下連通。
綜合利用類,是指車站周邊建設用地,可以與地鐵車站同步建設,實現交通便捷、功能景觀融合、節(jié)約用地等效果。新宮站結合周邊交通接駁、場地現狀條件以及社區(qū)功能需求,通過調整站廳布置,形成地下過街網絡,建立公交主導模式的新型城市空間;并通過多種景觀消隱方法,實現融入綠帶的區(qū)域慢行系統(tǒng)。
功能織補類,體現在19號線平安里站和景風門站,結合車站外掛廳及出入口設置公共服務功能,設置社區(qū)服務中心,為居民提供便捷、舒適的城市生活。此外,在平安里站結合周邊歷史風貌遺存、場地現狀條件以及社區(qū)功能需求,織補城市空間,完善社區(qū)功能并消隱部分6號線的地面建筑。
2020年12月,北京發(fā)布了第一批軌道71個微中心的名單,目前在建的3號線、12號線、16號線、17號線、22號線、28號線、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、昌平線南延工程等均開展了不同范圍、不同程度的一體化設計。
目前,北京軌道交通二期和二期調整版線網規(guī)劃中,一體化項目共100個,已開展一體化綜合利用的車輛基地共11個,89個站點開展了一體化工作,在后續(xù)線路中,將重點推進三元橋、麗澤航站樓、東壩車輛基地等一批場站一體化試點項目,實現軌道場站與周邊用地規(guī)劃建設緊密銜接、有機融合,為三期線網建設及既有站改造積累經驗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