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時節(jié),在京郊的山野中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一種套著燈籠型莢子的小圓果,晶瑩紅潤,俗名“紅姑娘”。
紅姑娘,學(xué)名酸漿,又名紅菇娘、掛金燈、戈力、燈籠果、泡泡草、鬼燈等,北方多稱為菇蔫兒、菇娘兒,多年生草本,高二三尺,六七月開花,結(jié)果后為一個套著燈籠形莢子的小圓果,至秋日,成熟的圓果呈紫紅色或深紅色,雖可食,但苦澀不適于口,多作玩物視之。
元明清時,這種名為“紅姑娘”的草本植物在北京已多有生長。明正德六年(1511年),翰林院編修楊慎在《卮言》中云:“燕京野果名紅姑娘,外垂絳囊,中含赤子如珠,酸甘可食,盈盈繞砌,與翠草同芳,亦自可愛。蓋姑娘乃瓜囊之訛,古者瓜姑同音,娘囊之音亦相近耳。”
民國時期徐珂所編清代掌故遺聞專著《清稗類鈔》則稱:“草有曰紅姑娘者,叢生塞外山谷間,花后結(jié)子成苞,四瓣如鈴,中含丹實,狀如火齊。亦呼豆瓤兒。”由此可見,元明清乃至民國時期,紅姑娘是燕京一帶的野果。由于生長勢強,常作切花、多年生花壇,供觀賞用。它還是一味本草,全身入藥,果實有清熱利尿功效,外敷可消炎,花萼可作為定喘藥,適合肺熱咳嗽的人服用。
明清時期還有幾首贊美紅姑娘的詩詞。其中明代中期文學(xué)家徐渭《玉簪》詩曰:“南州頗兢玉簪粉,北里爭插紅姑娘。若教北里傳觀此,笑殺金釵十二行。”
紅姑娘曾被移植到京城的皇宮內(nèi)院中。元末明初文人徐一夔在《元故宮記》中對紅姑娘描述:“金殿前有野果,名紅姑娘,外垂絳囊,中空有子,如丹珠,味酸甜可食,盈盈繞砌,與翠草同芳,亦自可愛。”由此可見,元代紅姑娘已植于宮中的金殿前。
清初紫禁城內(nèi)仍植有紅姑娘,康熙年間著名詞人、御前侍衛(wèi)納蘭性德在宮中看見遍地的紅姑娘后,填寫了一首懷古詩詞《眼兒媚·詠紅姑娘》:“騷屑西風(fēng)弄晚寒,翠袖倚闌干。霞綃裹處,櫻唇微綻,靺鞨紅殷。故宮事往憑誰問,無恙是朱顏。玉墀爭采,玉釵爭插,至正年間。”詞前有注,說元棕擱殿前有草名紅姑娘,事見高士奇的《清吟堂集》詠紅姑娘題注。
納蘭通過對宮中秋日寒夜中的紅姑娘花細膩而生動的描寫,發(fā)出對往事的感嘆,幽婉而真切,可謂是詠贊紅姑娘的絕妙佳作。
與納蘭性德同期的詩人、書畫家嚴繩孫在宮中見到紅姑娘時,也賦有《眼兒媚·詠紅姑娘》詞:“珊枕寒生夜來霜,猶自可人妝。絳仙呵手,紅兒偷眼,斜倚紗窗。傷心合是櫻桃侶,零落鄭家香。生生長共,故宮衰草,同對斜陽。”詞韻清婉,勾勒出深宮內(nèi)孤寂、清幽的景致。
而今,在昌平區(qū)還有一個以紅姑娘而稱的村落——姑娘臺,其名頗奪人耳目。
據(jù)《昌平鎮(zhèn)村探源》載:姑娘臺為十三陵鎮(zhèn)果莊行政村所轄自然村,明代成村。因村址所處的臺地四周長著許多“紅姑娘”,故名“紅姑娘臺”,后簡稱“姑娘臺”。不過,關(guān)于這一地名的由來,據(jù)說當(dāng)年還流傳著一個凄婉的故事。
相傳明萬歷年間,昌平城黃員外有一女,名黃紅紅,年已十八,提親者甚多,黃員外未允,意將女嫁高官厚祿之人。遂有昌平城五旬高官托媒提親,欲娶黃姑娘為妾,并呈上厚禮。黃員外應(yīng)允,女不依。原來她與從軍者王大柱私訂終身。出嫁日至,黃姑娘獨出家門朝西北方向而行,登上高山,向王大柱從軍方向遙望,縱身跳下山崖。次年春日,于黃姑娘殉情處生出綠植,長至二尺有余,結(jié)出燈籠般的小紅果,艷麗明媚。村人言,其為黃姑娘化身,視為有靈之物。念黃姑娘之貞潔,故將此地稱“姑娘臺”,形成聚落后村隨其名。
而今,姑娘臺一帶已少見“紅姑娘”,只是地名被沿用。1981年在110國道(京銀線)上興建大型公路橋,另開鑿公路隧道,皆因鄰近姑娘臺村而稱“姑娘臺大橋”和“姑娘臺隧道”,由此使這個小山村為人們所熟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