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2日上午9點,衢州市柯城區(qū)圖書館一樓。
94歲的讀者徐叔遺走到那個專屬于他的位子上,將竹斗笠在書桌上擺好,然后開始當天的閱讀。
日復一日。
自2019年上半年開館以來,圖書館這個靠窗的座位,就一直專門為老人留著。
“其他知情的讀者都會自覺地坐到其他座位上,以此來表示對老人的尊敬。”館長張嬈婕說。
無聲交流
鏡頭定格這個愛閱讀的爺爺
老人放下拐杖,轉身徑直走向報箱,熟練地取出當天的《參考消息》和《環(huán)球時報》——閱讀這兩份報紙是老人幾十年來養(yǎng)成的習慣。
在柯城區(qū)圖書館建成之前,老人每天要坐公交車,去離家更遠的衢州市圖書館?,F(xiàn)在,他每天拄拐杖步行十多分鐘,就能來到圖書館。
熱愛閱讀的老人精神矍鑠,只是有些耳背,與人交流需要很大聲地講話。在安靜的圖書館,大聲說話自然是不行的。于是,圖書管理員們便想了一個辦法,用寫字的方法與老人交流。
“我們寫一個問題,然后他來回答。我們之間的交流很順暢。”張嬈婕說。
此前,老人想讓圖書管理員給他拍一些閱讀的照片,他拿回家去,好讓孫輩們知道,他們有個愛閱讀的爺爺。
這天,管理員溫珍鈺就在紙上寫道:“爺爺,你之前說讓我們給你拍照片的,我們來拍吧。”
老人點點頭,咧嘴笑。
“那我們現(xiàn)在開始吧,拍好我去印出來給您。”溫珍鈺繼續(xù)寫。
老人又點了點頭。
溫珍鈺找來擅長攝影的同事,用照相機從各個角度為老人拍攝了閱讀時的照片。
老人看著數(shù)碼相機里的照片,表示很滿意。
攙扶照顧
她和老人相處得像爺孫倆
老人報紙讀得很慢,也很仔細,從頭到尾幾乎所有文章一路讀過去。讀完兩份報紙,兩個多小時就過去了。
中午11點半,老人閱讀完畢。他將報紙放進報箱,走到管理員錢君身邊。錢君很自然地挽起老人的胳膊,送他走出圖書館,然后和老人揮手告別。
“我們好像已經有了默契,每次扶他出門,我像他的孫女,他就像我的爺爺。”錢君說。
張嬈婕說,圖書館不僅給老人留了專座,而且管理員們還和老人成了朋友,老人讀完報后會攙扶他出圖書館,“這是我們對執(zhí)著閱讀的老人的一種尊重。”
在張嬈婕的腦海里,和老人交往的一幕幕還歷歷在目:
幾個月前,老人讀報入迷了,在座位上坐了三個多小時,站不起身了,管理員馬上聯(lián)系了老人家屬,一起送老人回家;
一個月前,衢州梅雨不斷,每逢老人出門遇到大雨,管理員都會打傘送老人回家……
“像這樣愛閱讀的老人,是圖書館所有讀者的榜樣。擁有這樣的讀者,也是我們圖書館的榮幸。老人倡導了全民閱讀的風氣,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向老人學習,丟掉手機拿起報紙書本,也希望老人健康長壽。”張嬈婕說。記者 盛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