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下完雨之后,怎么反倒更熱了?”
【資料圖】
昨日午后,突如其來的雷雨并未能給人們帶來想要的涼意,反而有種被澆了一頭“開水”的悶濕感。
就像新的一周(7月18日到7月24日),該來的“涼涼”缺了點誠意;不想它來的副熱帶高壓“變本加厲”……
涼涼?未必如你所愿
盼星星盼月亮,終于盼到東北冷渦來“救場”,“逼”副熱帶高壓南撤。
冷暖相遇,降雨增多。7月17日到7月19日,影響我市的雷陣雨范圍擴大,并可能伴有短時強降水、強雷電、局部地區(qū)的雷雨大風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。
伴隨降水而來的,自然是令人心動的降溫。7月18日到7月19日,持續(xù)影響我市的晴熱高溫將有所緩和;尤其是7月19日,最高氣溫可能跌落至35℃高溫線下。
不過,在這里,也要給大家打一支預(yù)防針:理想中的“涼涼”很豐滿,現(xiàn)實中的“涼涼”可能很骨感:一方面,高溫雖然有所緩和,但也只是從“極端高溫”到“高溫”;另一方面,從目前的預(yù)報看,上述時段夜間的最低氣溫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,依舊穩(wěn)定在27℃左右的“高位”;再加上降水導(dǎo)致空氣濕度增大,反而可能進一步加重體感的悶熱、潮濕,帶來不適。
高溫會“卷土重來”
從市氣象臺7月17日發(fā)布的十天預(yù)報看,副熱帶高壓從7月20日開始“卷土重來”,屆時我市又將是“多云,局部雷陣雨”為主的天氣,最高氣溫也將再次回升到37℃-40℃。
從民間氣象愛好者組織“@中國氣象愛好者”的分析來看,“殺回馬槍”的副熱帶高壓依舊想和大陸高壓聯(lián)手“作妖”,“形成一個環(huán)繞地球一圈的教科書般的熱高壓帶”。
不同的是,這次,兩者“體積更大,位勢高度更高,而且合并時沒有臺風干擾”,因此7月下旬的這波高溫,不僅僅是影響南方。在南方預(yù)熱兩三天后,7月24日起清涼已久的北方也將加入,西安、鄭州、石家莊等老熟人有可能再續(xù)前緣,重新持續(xù)高溫。
“這輪高溫的南部邊界,也要向南擴展。在上一輪高溫中,閩南、廣東、廣西、海南等一直表現(xiàn)溫和,但由于這次副高特別肥大,華南和閩南這次也可能持續(xù)高于35℃,且伴有極高的濕度。”“@中國氣象愛好者”分析,“這一次的高溫中心,不一定在長三角,有可能有好幾個,福建和浙江中南部很有可能是其中一個。”
“高燒不退”,很可能不只接下來這一周的時間。
中央氣象臺在7月17日發(fā)布的中期預(yù)報中提到,未來11天到14天(7月27日-7月30日),四川盆地東部、江漢、江淮、江南、華南為持續(xù)性高溫天氣。
“大暑若沸鑊”
7月23日,我們將迎來屬于夏天的最后一個節(jié)氣——大暑。
北宋畫家文同曾寫過一首題為《大熱過散關(guān)因寄里中友人》的詩,開頭兩句就是“六月日正午,大暑若沸鑊”。
《釋名》中說:“暑,煑(同“煮”)也,如水煑物也?!?/p>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大暑:“暑,熱也,就熱之中分為大小,月初為小,月中為大,今則熱氣猶大也?!?/p>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還提到大暑三候,“一候腐草為螢;二候土潤溽暑;三候大雨時行。”
由此可見,雖然是“夏天的最后一個節(jié)氣”,但大暑帶來的熱“變本加厲”,不僅熱,而且濕,也難怪有人將這種“如在蒸籠中”的熱稱為“齷齪熱”。
對付這種“齷齪熱”,晚飯餐桌上的一碗楊梅燒酒,堪稱“神器”。
楊梅燒酒的做法很簡單:瓶瓶罐罐里,放上洗凈晾干的楊梅,注滿高度燒酒;等半月,楊梅汁浸入酒中,酒色從桃紅轉(zhuǎn)成深紅,就可以拿來喝了。
一勺燒酒,兩顆楊梅,是最簡單、最有效的解乏、防中暑的方法。
讓人懷戀的“乘風涼”
最近這段時間,全天候悶熱超長待機,吃過晚飯,大多數(shù)人可能就直接“窩”進空調(diào)房,而沒有了以往夏夜,“乘風涼”的人間煙火氣。
彼時,屋與屋之間的狹長弄堂,樓與樓之間的空地,還有靠近河邊的位置,都是熱門的乘涼地。特別是那種狹長的弄堂,空氣對流帶來的穿堂風,涼意不比電風扇差。
夜幕降臨,拎一把小椅子或小板凳,搖一把扇子,邁著“六親不認”的步伐,大伙兒就出來乘涼,聊聊家長里短。
“來,吃點西瓜?!惫烂盹埗枷貌畈欢?,有熱心的鄰居切了一盆西瓜招呼大家,一聲吆喝,讓原本已經(jīng)有些倦意的夏夜又熱鬧起來。
過去,沒有冰箱,西瓜等水果就用根繩拴著或用個竹籃裝著浸在井水里。天氣越熱,井水越寒氣逼人。吃晚飯前浸下的西瓜,時隔兩三個小時取上來,就會有冰鎮(zhèn)的口感。
這種冰鎮(zhèn)水果的做法,古人用了兩句詩來形容“浮甘瓜于清泉,沉朱李于寒水”,發(fā)展到后來,還延伸出了一個成語叫“沉李浮瓜”。
等吃完西瓜,夜也已經(jīng)越發(fā)深了?!俺孙L涼”的隊伍心滿意足的,三三兩兩散去,心情舒坦,“齷齪熱”也被趕得無影無蹤……
寧波晚報記者 石承承 文/攝
關(guān)鍵詞: 卷土重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