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知識:定期投資指數(shù)基金丨京耀盛世
股神巴菲特曾經(jīng)說過一句話,定期投資指數(shù)基金,一個什么都不懂的人往往都能夠戰(zhàn)勝大部分專業(yè)投資者。你知道這句話里的指數(shù)是什么?為什么要定期投資嗎?2005年,股神巴菲特曾經(jīng)豪擲50萬美金,立下賭約,以十年為期打賭。沒有任何一支主動基金的總體回報能夠高于指數(shù)基金。這里差不多兩個詞,主動基金和指數(shù)基金。
所謂主動基金,就是把錢交給基金經(jīng)理,能否盈利完全靠他的選股水平。而指數(shù)基金則相反,我們平時說的滬深300、上證50,這些就是指數(shù)。那么這里面的數(shù)字代表著什么呢?比如滬深300代表A股中300只流通市值最大的股票,而這些龍頭股票的漲跌,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整個國家的經(jīng)濟。因此也有人說,買的指數(shù)基金啊,就是搭上了國運這輛車。
在巴菲特立下賭約兩年后,終于迎來了一位應戰(zhàn)者,可沒想到還沒到十年,對手居然主動認輸了,因為巴菲特選擇了指數(shù)基金,平均年增長率為7.1%,而對手選擇的主動基金平均年增長率僅有2.2%,這是什么概念呢?假如當時巴菲特和對手同時投入100萬美金,九年后指數(shù)基金賺的是85.4萬,而主動基金僅有22萬。
那為什么巴菲特堅持定投和指數(shù)基金是絕配呢?關于定投的一切還要從巴菲特的老師說起,他叫本杰明格雷厄姆,在投資界的地位相當于愛因斯坦在物理學界的卡位。在他的一本書中啊,提到了一種古老而有效的投資方法,美元成本平均法。其實這就是定投,也就是在固定時間節(jié)點投入固定金額,它和一次性買入有什么區(qū)別呢?比如說,之前一段時間美股第一次熔斷的時候,有多少人喊著到底了,而令這些人意想不到的是,在接下來的十天里,美股又迎來了另外三次熔斷,他們抄的底都成了人家的腰部了,低買高賣這個亙古不變的賺錢原則所有人都知道。但問題是市場,沒有人知道它什么時候漲,什么時候跌,在這種情況下,盲目的一次性大筆買入無異于是一場賭博。而定投的特點是通過分批買入降低波動性。比如說總跌幅是30%,如果一次性買入,那你總投資最終也是跌了30%,但是如果是定投,因為隨著它在不斷的下跌,你每一期買入的成本也會比上一期更低,總虧損可能只有15%,但同時如果是上漲了30%,你的收益可能也要減半,因為你每一期的成本也越來越高。因此定投的本質就很清晰了,它是一種不需要精準預判何時買入并且平衡成本的投資手段。
定投雖然不講究進場時機啊,但低買高賣始終依舊,定投需要有耐心啊,所以請一定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,不要被短期波動影響情緒,從而影響操作,它是長期投資,堅持總會有收獲的。
以上就是本次的知識分享,想要了解更多有關資訊,歡迎關注京耀盛世,接下來我們會分享更多金融小知識。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(jù)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