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)
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(qū)積極探索從“數字校園”到“智慧校園”再到“智慧教育”轉型,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“規(guī)?;?模塊化+個性化”智慧教育模式,促進教學質量提升,賦能教育高質量發(fā)展。
聚焦裝備變革,加強平臺建設?;I建覆蓋全區(qū)、互聯互通的智慧校園平臺,包含基礎教育大數據服務平臺、人事檔案管理等7個子系統(tǒng),利用網絡空間進行“云備課、云教學、云學習、云教研與云管理”,提升信息技術應用層次。提升學下硬件設施,建有網絡多媒體教室806間、電子閱覽室3間、錄播教室21間、校園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等信息化硬件,雨城七中成為四川省100所智慧教育示范學校之一。
聚焦網絡,助力教學轉型。建立1(引領學校)+N(種子學校)+M(幫扶學校)的新型網絡直播教學管理機制,實施雨城二中與成都七中“云教直播課堂”、雅安市田家炳中學與重慶市巴蜀中學“雙師直播課堂”等5種新型教學模式。加快集團化辦學與網絡結對課堂同步推進、網絡名師工作室與線下名師工作室雙向發(fā)力。截至目前,累計組織網絡名師工作室活動40余次,雨城區(qū)《打造個性化備課授課環(huán)境,助力新時代教師專業(yè)發(fā)展》實踐案例被中央電教館收錄為典型案例。
聚焦評價改革,加強創(chuàng)新督導。利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,開展學生抽測檢測考試、高中信息技術(科技)學業(yè)水平考試和音、體、美、科學、信息技術5科抽測評價,初步形成雨城區(qū)特色的一二年級“樂學闖關”無紙筆評價,三至九年級開發(fā)包含經典閱讀、影視教育等6大模塊的地方特色學科課程超市資源,累計實施各學段全過程縱向評價、德智體美勞全要素橫向評價20000余次。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