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少年睡眠問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。關于這一問題的研究大多是使用不同測量方法、面向不同年齡群體的國別研究,在全球進行直接的跨國比較研究面臨缺乏數(shù)據(jù)的困難。目前,學齡兒童健康行為研究(HBSC)是相關量化研究中規(guī)模較大的,其中有關青少年睡眠的數(shù)據(jù)共涉及24個歐洲和北美的國家和地區(qū)。
該調(diào)研顯示,24個國家和地區(qū)165793名青少年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青少年上課日睡眠不足的問題在各國普遍存在,約25%的青少年每周至少有一天入睡困難。上課日達到建議睡眠時長(5-13歲為9-11小時;14-17歲為8-10小時)的青少年比率在32%(波蘭)和86%(比利時弗萊芒區(qū))之間,非上課日期間的這一比率在79%(希臘)和92%(比利時弗萊芒區(qū))之間。
青少年睡眠時長的國別差異顯著。比利時弗萊芒區(qū)青少年平均睡眠時長最長,且平均就寢時間最早(上課日為21:42、非上課日為23:14)。波蘭(7小時47分)與希臘(9小時31分)青少年分別在上課日和非上課日睡眠時長最短。希臘(23:18)和西班牙(0:54)青少年分別在上課日和非上課日的平均就寢時間最晚。匈牙利青少年平均起床時間在上課日(6:18)和非上課日(9:11)都是最早的;西班牙青少年相應時間在上課日(7:23)和非上課日(10:36)都是最晚的。
15個國家男生在上課日的平均睡眠時長超過女生(但差異較小,少于10分鐘);非上課日,所有調(diào)研國家的女生平均睡眠時長都超過男生。男生平均就寢時間普遍較晚,上課日比女生晚2-10分鐘,非上課日晚1-27分鐘。相比性別差異,青少年睡眠模式差異與年齡關聯(lián)度更高,年齡較大的青少年在上課日睡的時間更短、睡得更晚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受調(diào)查國家和地區(qū)中,比利時弗萊芒區(qū)青少年在睡眠時長、就寢時間、不同年齡青少年睡眠時長差異和就寢時間差異方面,在所有調(diào)查國家和地區(qū)中表現(xiàn)優(yōu)秀;希臘青少年非上課日睡眠時長最短、上課日平均就寢時間最晚;波蘭青少年上課日平均睡眠時長最短,達到建議睡眠時長的比率最低;無論是否上課日,匈牙利青少年平均起床時間都最早,西班牙青少年平均起床時間都最晚;摩爾多瓦、蘇格蘭青少年睡眠狀況與社會經(jīng)濟地位的相關度較高。這些結(jié)論意味著,國家層面的因素與青少年睡眠情況相關度高。
然而,該研究并未涉及影響睡眠的其他因素。另外一些研究則對其他因素與學生睡眠的關系進行了探究。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心理學院高級講師伍茲等學者在2016年的研究表明,社交媒體的使用,特別是夜間社交媒體的使用和在社交媒體上的情感投入與睡眠質(zhì)量相關。意大利博科尼大學人口學教授比拉利等學者在2018年的研究表明,玩電腦游戲和睡眠不足有明顯的關聯(lián)性,每多玩30分鐘電腦游戲就讓睡眠不足的可能性增長50%。挪威卑爾根公共健康研究所研究員西弗森等人在2017年對挪威青少年的一項研究顯示,經(jīng)歷過了社會階層向下流動的青少年面臨更為普遍的睡眠困難。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土木與環(huán)境工程學院助理教授弗格里斯等人基于對美國高中學生的研究顯示,通勤時間與睡眠時間存在相關性:通勤時間每多1分鐘,睡眠時間減少1.3分鐘。通勤工具的選擇也影響睡眠。還有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各國的健康文化(如運動和飲食)、地理位置、季節(jié)也是影響睡眠的因素。(作者:張力瑋,系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《世界教育信息》主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