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突然出現“一過性”單側肢體無力或麻木,或說話不利索,頭暈、視物模糊等異常表現,但持續(xù)時間約一小時內就緩解了,有人稱為“小中風”,醫(yī)學上叫做短暫性腦缺血發(fā)作。廣州中醫(yī)藥大學第一附屬醫(yī)院腦病科吳智兵主任醫(yī)師提醒,老人對于“小中風”要重視,雖可能是“大中風”的前兆,但也不用過于恐慌,老年人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腦梗塞病灶。
有些“小中風”可能無癥狀
吳智兵介紹,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,這些斑塊不穩(wěn)定的話容易脫落成為栓子,隨血流到遠端堵塞了腦部的小血管,但是栓子可能很快就溶掉了,或是周圍的其他血管很快就代償了,癥狀隨后就消失了,這樣就引起一次短暫性腦缺血發(fā)作。有時腦血管痙攣或血流動力不足,也可能引起短暫性腦缺血發(fā)作。老人會突然出現口齒不清、說話模糊、身體局部麻痹、某個肢體無力、失去平衡力、眼睛黑蒙等等。這些癥狀可維持幾分鐘至數小時,一般不超過24小時。
有些人平時沒有感覺到上述“中風”癥狀,但做腦部的CT或磁共振時發(fā)現有梗塞灶,才知道曾經腦梗過。吳智兵介紹,“中風”剛發(fā)生時做CT檢查未必能看到病灶,一般要大概1天后才能看到,磁共振檢查會更敏感些,能更早發(fā)現。
小中風后可做這些檢查
小中風的癥狀可能轉瞬即逝,發(fā)作時間可能極短,很多人都不以為然,不會予以重視,認為癥狀消失了就好了,卻不知小中風是大中風(明顯的腦梗塞)的預警。有數據顯示,小中風發(fā)生后,50%患者3-5年之內至少發(fā)生一次大中風。
吳智兵提醒,老人對小中風要重視,但也不用特別恐慌,不要腦部查出有梗塞灶就惶惶不可終日。其實70歲以上老人如果做腦的CT或磁共振,大多能發(fā)現有不同程度的梗塞灶。就算沒有明顯梗塞灶,老年人的腦血管成像上看上去也不會像年輕人的腦血管那樣“枝繁葉茂”。
那么發(fā)生過小中風后該怎么辦?吳智兵介紹,不管癥狀好了還是沒好,也不管好得快還是慢,都要趕快去醫(yī)院進一步診治,查找原因和危險因素,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和預防。
可以去做頸動脈彩超檢查頸動脈粥樣硬化、管腔狹窄及斑塊情況;可以做磁共振或CT成像檢查,發(fā)現有無局部的缺血病灶以及腦血管的狀態(tài)。另外可以檢查、評估有無腦梗塞的高危因素,比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缺血性心臟病、高血脂、房顫、吸煙、超重、飲酒、少運動等。
檢查評估完后就可針對性地進行生活方式干預、藥物治療。有動脈粥樣斑塊的則進行藥物治療穩(wěn)定斑塊。哪怕血脂不高也要進行降血脂治療,有助于斑塊縮小;若動脈狹窄程度嚴重,可考慮進行介入治療。但在腦血管中放支架要經過嚴格、慎重的評估。(記者 陳輝)